在线观看日韩在线视频,亚洲 日韩 欧美 另类 国产,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,亚洲欧美一区在线观看

<legend id="afmgz"></legend>
      <sub id="afmgz"></sub>
        <ol id="afmgz"><abbr id="afmgz"></abbr></ol>
          1. <ol id="afmgz"></ol>

            鐵棒錘

            鐵棒錘
            (《廣西中草藥》)
            【異名】鐵牛七(《陜西中草藥》),一枝箭、三轉半(《藥學學報》12(10):690,1965)。
            【來源】為毛莨科植物鐵棒錘和伏毛鐵棒錘的塊根。
           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①鐵棒錘
            多年生草本,高30~100厘米。塊根倒圓錐形,褐色。莖直立,不分枝,上部被短柔毛。葉互生,寬卵形,長3~5.5厘米,掌狀3全裂,裂片再作2~3深裂;小裂片線形,寬1~2.2毫米,被稀疏毛絨;葉柄長4~5毫米,上部葉近無柄??偁罨ㄐ蝽斏?,長8~20厘米,總花梗密被伸展的黃色短柔毛;小苞片條形,萼片5,淡黃色,稀紫色,外面生短毛,上萼船狀鐮刀形;花瓣2,無毛,距短,彎曲呈鉤狀;雄蕊多數;心皮5,離生,柱頭單一。甚果5枚,有毛,成熟后向內開裂,宿存花柱呈芒尖狀;種子多數?;ㄆ?~9月。果期9~10月。
            生于山地草叢或林緣。分布陜西、青海、甘肅、四川、河南、云南等地。
            ②伏毛鐵棒錘
            與上種相似,但花序上生緊貼的微柔毛,花藍紫色,上面萼片近盔形。
            生于山地草叢中。分布四川、陜西、甘肅、寧夏、青海等地。
            上述植物的莖葉(鐵棒錘莖葉)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            【采集】7~8月間采集。除去莖苗,洗凈曬干。
            【藥材】干燥根呈圓柱狀或近紡錘形,長約4厘米,直徑約1厘米,亦有較大者。表面灰棕色或黑褐色,稍粗糙,有縱皺或細密紋理,先端有芽痕或莖基殘痕?;柯约猓w有粗細不等似"釘角"的支根。質硬,不易折斷,斷面灰白色。氣微,味澀略苦,且有持久的麻舌感。
            產陜西、四川。
            同屬植物多裂烏頭的塊根,在四川與上述植物同等使用。兩者外形相近,惟多裂烏頭的花呈紫藍色。分布于四川西部及西北部。
            【炮制】用清水浸漂7日,每日換水2次,待中心軟透后切片,置蒸籠中蒸2~3小時,取出曬干,再用熟豬油拌炒后入藥,或用濕紙包裹煨透,去紙,浸入童便中一晝夜,取出漂凈曬干。
            【性味】《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苦辛,熱,有大毒。"
            【功用主治】活血祛瘀,驅風除濕,止痛消腫。治跌打損傷,風濕關節(jié)痛,牙痛,食積腹痛,婦女痛經,癰腫,凍瘡。
            ①《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活血祛瘀,止痛。治風濕關節(jié)痛,月經痛。"
            ②《陜西中草藥》:"活血祛瘀,祛風濕,止痛,消腫敗毒,去腐生肌,止血,治跌打損傷,風濕性關節(jié)炎,腰腿痛,勞傷,惡瘡癰腫,無名腫毒,凍瘡,毒蛇咬傷。"
            【用法與用量】外用:研末調敷,磨汁涂,煎水洗或研末放于膏藥內敷貼,內服:煎湯,2~3厘;或研末。
            【宜忌】①《陜西中草藥》:"服藥后忌熱飲食、煙、酒二小時。"
            ②《陜甘寧青中草藥選》:"孕婦忌服。"
            【選方】①治風濕性關節(jié)痛:㈠鐵棒錘二至三錢。研粉,加白酒一兩,用火點著,蘸洗患部,每日一次。(《陜西中草藥》)㈡鐵棒錘三厘。水煎服或研末沖服。(《陜甘寧青中草藥選》)
            ②治牙痛:鐵棒錘研末,用牙簽棉花,在水中浸濕后蘸藥末五厘,涂患處,勿咽下。(《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
            ③治痞塊,食積腹痛:鐵棒錘三分,天南星二分。研末撒在膏藥上,貼臍部。(《陜西草藥》)
            ④治瘰疬(未破者):鐵棒錘以醋磨汁,涂患處。
            ⑤治凍瘡:鐵棒錘以水磨汁,涂患處。
            ⑥治刀傷:鐵棒錘、芋兒七各三錢,冰片五分,麝香一分。共為細末,外敷傷處。(④方以下出《陜西中草藥》)

            在線工具導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