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观看日韩在线视频,亚洲 日韩 欧美 另类 国产,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,亚洲欧美一区在线观看

<legend id="afmgz"></legend>
      <sub id="afmgz"></sub>
        <ol id="afmgz"><abbr id="afmgz"></abbr></ol>
          1. <ol id="afmgz"></ol>

            蒲桃殼

            蒲桃殼
            (《綱目拾遺》)
            【來源】為拂金娘科植物蒲桃的干燥果皮。
            【植物形態(tài)】蒲桃(《羅浮志》),又名:檐木、香果、風(fēng)鼓、水葡桃。
            常綠喬木,高達(dá)10米。樹冠球形,樹皮平滑,淡褐色。單葉對生,具短柄,革質(zhì)而亮,葉矩圓狀披針形,長10~20厘米,寬2.5~5厘米,先端漸尖,基部楔尖,全緣,側(cè)脈下面明顯,至近邊緣處匯合而成一邊脈。傘房花序頂生,花綠白色,徑4~5厘米;萼倒圓錐形,裂片4;花瓣4,匙形;雄蕊多數(shù),突出于花瓣之外;花柱與花絲網(wǎng)長。果實圓球形或卵形,直徑2.5~4厘米,淡綠色或淡黃色,有宿萼,果中空,內(nèi)有種子1~2顆。花期4~5月。果期6月。
            喜生于近水較濕潤處。云南、廣東、廣西、福建等地有栽培。
            本植物的種子(蒲桃種子)亦供藥用。另詳專條。
            【采集】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,切成四片,去核,曬干。
            【藥材】干燥果皮為不規(guī)則卷縮瓤狀塊片,長約2.5~4厘米,寬約1.5~2厘米。外表紅棕色或棕褐色,暗淡無光澤,皺縮,并有細(xì)微皺紋;較為幼小的果實,外表具明顯的圓點狀皮孔。內(nèi)表面淺黃棕色。果皮厚約1毫米,頂端帶有宿萼,中心有細(xì)長的干枯花柱,長約0.5~1厘米。質(zhì)脆易碎,遇潮稍韌。氣微,味淡。以肉厚、色黃、干燥者為佳。
            產(chǎn)云南、廣東,廣西、福建等地。
           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樹皮含鞣質(zhì)、生物堿。根皮含蒲桃堿及油樹脂、生物堿等。
            【藥理作用】樹皮及根的煎劑有收斂作用,可用于痢疾。
            【性味】《本草再新》:"味甘酸,性熱,無毒。"
            【歸經(jīng)】《本草再新》:"入脾、肺二經(jīng)。"
            【功用主治】①《綱目拾遺》:"止呃忒。"
            ②《本草再新》:"暖胃健脾。治肺虛寒嗽,破血積疽瘤。"
            【用法與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或浸酒。

            在線工具導(dǎo)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