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观看日韩在线视频,亚洲 日韩 欧美 另类 国产,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,亚洲欧美一区在线观看

<legend id="afmgz"></legend>
      <sub id="afmgz"></sub>
        <ol id="afmgz"><abbr id="afmgz"></abbr></ol>
          1. <ol id="afmgz"></ol>

            長孫

            一、姓氏源流 長孫(Zhǎng sūn 長孫)姓源出有二:
            1、出自北魏皇室沙莫雄,為拓跋氏所改。長孫復(fù)姓本為拓跋氏,為后魏獻文帝第三兄拓跋嵩之后。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曾祖父拓跋郁律有兩個兒子:大兒子沙英雄為南部大人,號拓跋氏;小兒子什翼健就是拓跋珪的祖父,拓跋珪建立北魏稱帝后,因沙英雄是曾祖父的兒子,就賜他的兒子為長孫氏。長孫嵩后來位至太尉,封為北平王;他的侄子長孫道生屢建戰(zhàn)功,位至宰相,封為上黨王。拓跋嵩因有功于魏,世襲為王族大人。孝文帝時,以拓跋姓為魏朝皇族宗室之長門,故改姓為長孫氏。
            2、出自北魏之前有長孫氏。據(jù)《漢書?藝文志》和《孝經(jīng)》上記載有長孫順“長孫氏說”二篇,西漢時期已有長孫氏。
            得姓始祖:長孫順。關(guān)于長孫氏的來源有二個說法:一是如《通志?氏族略》和《舊唐書?長孫無忌傳》上記載所言,長孫氏出自北魏皇室的沙莫雄,因沙莫雄是南部大人,號反正跋氏,又是拓跋珪的長子,拓跋珪建立北魏稱帝后,沙莫雄就賜他的兒子嵩為長孫氏;二是《漢書?藝文志》上記載有長孫順,認為在北魏之前早有長孫氏??傊L孫氏的得姓歷史在2000年上下。長孫氏后人尊長孫順為長孫姓的得姓始祖。
            二、遷徙分布
            長孫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古代南北朝時期,北魏的王族中有一位叫拓跋嵩,因為功勞大,朝廷封他為王族大人,這個封號可以世代承襲。到了北魏孝文帝在位時,孝文帝在位時,孝文帝向漢文化學(xué)習(xí),將拓跋姓改為元姓,孝文帝的姓名叫元宏。而拓跋嵩的后代,就改姓為長孫,意思是王族長門的子孫,這個姓和王族大人的封號也相呼應(yīng)。長孫姓望族居濟陽(今山東省定陶西北,一說河南省蘭封東北)。據(jù)《郡望百家姓》記載:長孫氏望出濟陽郡。晉惠帝時將陳留郡之一部分置濟陽郡,在今河南省蘭考縣一帶。
            三、歷史名人
            長孫晟:字季晟(552-609),長孫無忌之父,隋朝洛陽人。自幼習(xí)武,年18歲為司衛(wèi)上士,高祖一見嗟異。開皇中突厥南侵,晟口陳形勢,手畫山川,定其虛實,皆如指掌。遂拜為車騎將軍兼受降使者,敵稱他的馬聲與弓聲為“霹靂閃電”,聞風(fēng)喪膽。終為右驍將軍。卒謚獻。
            長孫儉:本名慶明。北周洛陽人。少方正有操行。時四方騷動,儉從左衛(wèi)將軍攻破宿勒明達等,以功賜爵索虞侯。文帝甚敬之,表授荊州刺史、東南道行臺仆射。黎民樹碑刻頌。又詣闕 留,后征授大行臺尚書,兼相府司馬。封昌寧公,升大將軍,鎮(zhèn)荊州。以病還為夏州總管卒。
            長孫操:唐王朝建國的當年(公元618年),高祖李淵詔令東道大行臺長孫操為陜州刺史。長孫操上任伊始,便帶人實地察看利人渠,決定在此渠的基礎(chǔ)上擴大規(guī)模,增加水量。與蘇威的無壩引水工程不同,長孫操在交口東面的橐水上筑起石壩,并加寬加高水渠,使渠水比原來的利人渠擴大了許多倍。于是,人們便將此渠稱作“廣濟渠”。
            長孫皇后: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。她曾協(xié)助李世民發(fā)動 “玄武門之變”,奪取政權(quán)。李世民即位后,她常勸其提倡節(jié)儉,重視法制,信用賢臣,深得唐太宗的敬重。她還從封建倫理觀出發(fā),編寫了《女則》10卷。
            長孫無忌:字輔機,晟子。唐朝洛陽人,唐太宗皇后之兄。博涉文史,有謀略。從太宗李世民定天下,功居第一遷吏部尚書,封為齊國公,又徙趙國公、太子太師,后為高宗時輔政大臣,進授太尉,兼修國史。后因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后,被放逐黔州,自縊身亡。撰有《唐律疏議》。
            長孫順德:李世民文德皇后的族叔。從李淵父子太原起兵,一路上攻城陷地,多參與其間,高祖即位,封薛國公。玄武門之變站在李世民一邊,率兵與李建成余黨大戰(zhàn)。太宗即位后以宮女賜之。貞觀年間,長孫順德居官貪婪,幾次被削爵,最后病發(fā)身死。李世民仍念舊情舊功,贈荊州都督,謚曰襄。貞觀十三年,封邳國公。
            四、郡望堂號 1、郡望
            濟陽郡:漢濟陽縣在今河南省蘭考東北,西晉在此曾置濟陽郡,南遷后廢。濟陽縣在唐初并入冤句縣。
            2、堂號
            霹靂堂:隋朝時候,長孫 18歲即為司衛(wèi)上士。突厥南侵。 向皇帝口陳形勢,手畫山川,定其虛實,了如指掌,拜車騎將軍兼受降使者。突厥怕他,聽到他的弓聲,說是霹靂,故長孫氏的堂號有“霹靂堂”之稱。


            【長孫姓宗祠通用對聯(lián)】〖長孫姓宗祠四言通用聯(lián)〗
            源自長門;
            望出濟陽。
            ——佚名撰長孫姓宗祠通用聯(lián)
            全聯(lián)典指長孫姓的源流和郡望(見上題頭《一、姓氏源流》和《四、郡望堂號》介紹)。
            三州作刺;
            四始蜚聲。
            ——佚名撰長孫姓宗祠通用聯(lián)
            上聯(lián)典指唐?長孫操,有學(xué)術(shù),為齊、揚、益三州刺史。下聯(lián)典指唐?長孫佐輔,工詩,著有《古調(diào)集》。


            〖長孫姓宗祠六言通用聯(lián)〗漢時博士門第;
            隋代元帥人家。
            ——佚名撰長孫姓宗祠通用聯(lián)
            上聯(lián)典指漢代博士長孫順德,淄川人,從旉受韓詩。下聯(lián)典指隋代元帥長孫晟,長孫無忌之父,洛陽人。性機敏,十八歲為司衛(wèi)上士。開皇中破突厥,官拜車騎將軍,因其善騎馬射箭,突厥人聞其弓聲,稱為“霹靂”,見其走馬,謂之“閃電”。
            勛載旌常之首;
            威雄絕域之邦。
            ——佚名撰長孫姓宗祠通用聯(lián)
            上聯(lián)典指唐?長孫無忌,長孫晟之子,佐太宗定天下,功第一。下聯(lián)典指隋?長孫晟,性通敏、善彈射,突厥畏之,聞其弓聲,稱為“霹靂”,見其走馬,謂之“閃電”。


            〖長孫姓宗祠七言通用聯(lián)〗玉佩金鈿隨步遠;
            云羅霧縠逐風(fēng)輕。
            ——唐?長孫無忌撰長孫姓宗祠通用聯(lián)
            此聯(lián)為唐初大臣長孫無忌《新曲二首》詩句聯(lián)。


            〖長孫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(lián)〗
            引水開渠,民頌遺愛;
            奪位定律,圖繪凌煙。
            ——李文鄭撰長孫姓宗祠通用聯(lián) 上聯(lián)典指唐初代郡人長孫操,字元節(jié),高祖時任相國府金曹參軍、檢校虞州刺史,后跟從太宗征討,參與機密,官至陜州刺史,封樂壽縣男。任陜東大行召時,城中無井,他開廣濟渠引水入城,百姓頌其遺愛。下聯(lián)典指唐初大臣長孫無忌,字輔機,洛陽人,太宗長孫皇后之兄。決策發(fā)動玄門之變,助太宗奪取帝位,歷官尚書右仆射、司空、司徒等,封趙國公,曾奉命與房玄齡等修定唐律。高宗時官太尉、同中書門下三品。圖繪凌煙閣,居首位。
            引水開渠,無虞涸轍;
            凌煙首繪,佐定功成。
            ——李文鄭撰長孫姓宗祠通用聯(lián)
            同上。
            賢后相君,十篇著則;
            孝子救父,數(shù)語回生。
            ——佚名撰長孫姓宗祠通用聯(lián)
            上聯(lián)典指唐太宗后長孫皇后,洛陽人,長孫無忌之妹。好讀書,言行舉止必循禮儀,太宗很看重她,曾與她討論賞罰的事,她并不參與。著有《女則》十卷。下聯(lián)典指北魏代郡人長孫慮,母親飲酒,父親誤用杖擊致死,被縣衙囚禁起來,要處重刑。長孫慮請求自己代父受刑,孝文帝下詔,特恕其父死罪。
            佐定功居第一,煙閣標名;
            從征績著無雙,高平拜爵。
            ——佚名撰長孫姓宗祠通用聯(lián)
            上聯(lián)典指唐初大臣長孫無忌,字機輔,河南省洛陽人。太宗長孫皇后之兄。數(shù)從李世民征討定天下,功第一。歷任吏部尚書、尚書右仆射擊等職。封趙國公,圖凌煙閣。下聯(lián)典指后魏大將軍長孫子彥,以軍功封槐里縣子。后封高平郡公,位儀同三司。


            附錄:【長孫姓典故、趣事】
            〖一箭雙雕〗
            出處:《北史?長孫晟傳》:“嘗有二雕飛而爭肉,因以箭兩只與晟,請射取之。晟馳往,遇雕相攫,遂一發(fā)雙貫焉。”
            典故:南北朝時,北周有個叫長孫晟的武將武藝高強,十八般兵器,樣樣精通。特別是射箭的功夫,無人敢與他相比。
            北周的國王為了安定北方的少數(shù)民族突厥人,決定把一位公主嫁給突厥王攝圖。為了安全起見,派長孫晟率領(lǐng)一批將士護送公主前往突厥。經(jīng)歷了千辛萬苦,終于到了突厥。攝圖大擺酒宴,宴請長孫晟。酒過三巡,按照突厥人的習(xí)慣要比武助興。
            突厥王命人拿來一張硬弓,要長孫晟射百步以外的的銅錢。只聽得“格勒勒”一聲,硬弓被拉成彎月,一枝利箭“嗖”地一聲射進了銅錢的小方孔。從此攝圖對長孫晟非常敬重,留他在突厥住了一年,并經(jīng)常讓他陪著自己一塊兒去打獵。
            有一次,他倆正在打獵,攝圖猛抬起頭,看見天空中有兩只大雕在爭奪一塊肉,于是他遞給長孫晟兩枝箭請長孫晟把這兩只雕射下來。長孫晟接過箭策馬馳去,對準兩只廝打得難分難解的大雕,“嗖”的一聲,兩只大雕便串在一起掉落下來了。
            用法:原指射箭技術(shù)高超,一箭射中兩只雕。后比喻做一件事達到兩個目的。
            應(yīng)用:“因為鳳珠也是十六歲的人了,胡統(tǒng)領(lǐng)早存了個得隴望蜀的心思,想慢慢施展他一箭雙雕的手段?!保ㄇ?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十二回)


            〖最賢慧的女人——長孫皇后〗
            長孫皇后是鮮卑族人,自幼精通文史,父親在隋朝當過官。唐朝初年,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為爭奪皇位,發(fā)生了激烈的爭斗。李建成一伙常在唐高祖李淵面前陷害李世民,企圖借刀殺人。高祖聽信了他們、疑忌甚至僧惡李世民。長孫氏“孝事高祖,謹承諸妃”。在險惡的形勢下勉力排解高祖對李世民的嫌猜。到了李世民決定發(fā)動”玄武門之變”除掉李建成的緊急關(guān)頭,長孫氏又挺身而出,親自激勵士氣,促成了事變成功,李世民由此登上帝位。
            長孫皇后的哥哥長孫無忌,與唐太宗是布衣之交,又是功臣元勛,太宗打算委之以顯官要職。長孫皇后堅決不允。并讓長孫無忌“苦求遜職”,直到大宗改授權(quán)限不大的官職為止。在一人榮耀、滿門生輝的封建社會里,長孫氏貴為皇后,卻“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”,實在難能可貴。唐太宗善于納諫的政舉,也得益于長孫皇后的良言勸導(dǎo)。直言敢諫的魏征經(jīng)常觸犯“龍顏”,一次太宗退朝,回到后宮恨聲地說要殺掉魏征。長孫皇后悄然退下,一會兒又穿著參加隆重禮儀的朝服走上,太宗十分驚訝。她說;我聽說君主圣明,臣下才敢直言?,F(xiàn)在魏征直諫,正說明陛下圣明啊,我怎么能不慶賀呢?太宗聽了轉(zhuǎn)怒為喜,從此對魏征等忠臣更 加倚重。封建社會后妃之間爭寵競幸,互相殘害的劣跡屢見不鮮,而長孫皇后卻能體恤、愛護妃嬪。她對妃嬪生的子女“慈愛逾于己生”,妃嬪害了病,她甚至把自己正在服用的藥送去,因而“宮中無不愛戴”。長孫氏雖然位尊皇后,但生活仍比較儉樸,平日衣物僅夠穿而已。636年(貞觀十年),長孫皇后三十六歲時染病不起,臨終留下遺囑:依山而葬,不用造墳,也不用棺槨(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),以木器瓦器儉薄送終。同時規(guī)勸太宗納忠容諫,不受讒言,節(jié)制游樂打獵和役使百姓。長孫皇后去世時,唐太宗非常悲痛,感到從此“失一良佐!”


            〖長孫皇后與西鎮(zhèn)吳山〗
            吳山坐落在寶雞縣新街公社境內(nèi),山峰挺拔俊秀。它由五個各成體系又互相接連的山巒(即大賢峰、靈應(yīng)峰,會仙峰,望輦峰、筆架峰)組成,既有西岳華山之險,又有桂林山峰之秀,實在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名山。相傳,它原來的名子不叫吳山,而叫岍山。
            唐朝初年,秦王李世民娶大將長孫無忌的妹妹為妻。長孫無忌的老家在寶雞縣香泉公社的孫家村。玄武門之變后,李世民登基,封長孫娘娘為皇后。他們夫妻情投意合,恩愛無比,共理國事,使唐朝逐漸強盛起來。
            有一年,長孫皇后患奶瘡,流血流膿,久治不愈。京師長安所有的名醫(yī)都看遍了,不但看不好,反而越來越厲害,膿血氣味臭不可聞。太宗皇帝十分心焦,卻毫無辦法。長孫皇后見自己久病不愈,不但無法為太宗分憂,反而使太宗常伴床榻,恐誤國事,就推說自己思鄉(xiāng)心切,要回鄉(xiāng)省親。唐太宗見她病成這樣,沒有答應(yīng),皇后又說自己要到民間去尋求偏方治瘡。唐太宗明知去也無益,但為了不使皇后對生存的最后一線希望破滅,只好讓她多帶幾名隨從官員前去。
            時值盛夏,轎子出城后,皇后隔窗望見山河美景,頓覺心清氣爽,就催轎子快行,可是那幫轎夫怎么也走不快,細看時轎夫們已汗流浹背,一個個捂著鼻子,隨從官員、太監(jiān)、宮娥彩女也都遠遠地跟在后邊。他頓時氣上心來,正耍斥責(zé)他們,仔細一想,也難怪,自己一身腥臭氣味,定是熏得人家這樣。于是她命停下轎子,摘了霞披風(fēng)冠,脫去錦羅繡衣,交給差官,叫他們?nèi)蓟厝ァ_@幫差官嚇得爬在地上搗蒜似的磕頭求饒,但當她們弄楚皇后確是實意,猶如脫韁野馬似的抬上空轎一溜風(fēng)地回長安去了。
            從此,皇后獨身一人,曉行夜宿,艱難地行進在關(guān)中古道上。饑了,吃的是農(nóng)民的粑粑饃,渴了,喝的是山泉水。一天傍晚,長孫皇后行至一個偏僻的山溝,正愁無處歇息,卻見前邊林蔭深處有座廟院,近前見是座華佗廟,推開虛掩的廟門只見廟內(nèi)整潔清靜,蠟燭高燃,華佗塑像端坐供臺,香爐內(nèi)幾炷香還冒著清煙?;屎竺c上一炷香,跪地祈禱,口中念念有詞道:“都說你是位神醫(yī),最能替人解除病痛,不知能治好我的奶瘡么?”言畢又搖搖頭,嘆息道:“這是不可能的事情?!眳莓?,自覺困倦,便就地和衣而睡。不知過了多久,只見一個人跪伏在地,口稱有罪,皇后慌忙坐起問道:“你是何人,身犯何罪?”那人道:“臣民華佗,不知皇后駕到,有失遠迎,故而前來請罪問安?!被屎舐犝f是華佗,連忙說;“快快請起,快快請起?!比A佗起身站立一旁?;屎蟮溃骸凹仁巧襻t(yī)到了,請救我一命,恩同再造,永生難忘?!比A佗道:“臣民此番前來正是此意。皇后不必多慮,此瘡并不難治,只需十年陳黃酒洗浴便會好的?!彼齽傄獑柕胶翁幦フ視r,華佗道;“此番西去,定能找到。皇后保重,臣民告辭了。”說完作了一揖,便轉(zhuǎn)身出了廟門?;屎筮@才想起自己還未感謝人家,急忙起身追出廟門,不防腳下絆了一跤,驚醒過來,原是—夢。此時,夭色徵明,皇后拜過華佗塑像,便起身上路。
            皇后邊走邊打聽,一路上見的酒家不少,都沒有十年陳黃酒,她幾乎要絕望了。這天傍晚,長孫皇后來到賈村西塬上,老遠就聞到一股酒香,一打聽,是吳家溝吳岳開的酒店,就抱著最后一線希望前去打聽。
            酒店掌柜吳岳,三十四五年紀,是個老實憨厚的人。他家祖輩靠釀酒為生,遠近聞名。這時他正準備第二天的趕集貨,忽見一婦人走來。那婦人來到門口,深施一禮道:“問大哥,貴店可有陳年黃酒么?”吳岳見這婦人雖穿著樸素,言談舉止卻穩(wěn)重大方,相貌十分驚人,猜想可能是個知書達理之人,就對她敬重三分,忙上前還禮并問她姓甚名誰,家住哪里,打聽黃酒作何物用?皇后推說自己家居香泉,姓宋,并將黃酒能治好奶瘡的事說了一遍。吳岳聽了很是同情,說, “實不瞞大姐,小店黃酒倒有,就不知能不能用?待我與你看過?!闭f完走了出去。
            原來這吳岳家確有陳年黃酒。十二年前的一天,父親叫他擔擔黃酒去賈村街賣,他打開窯門裝酒,冷不防缸里竄出兩條碗口粗的花蛇, 口里噴出一尺多長的火焰沖向他來,嚇得他一聲驚叫,跳出窯門。此后,每到夜深人靜,常會聽到蛇尾的擊水聲。因此十多年來,窯門緊鎖,沒敢再進那窯。前幾天,妻子帶上兩個娃住娘家去了,他走進窯門仔細聽時,一點聲響也沒有了,撥開窗戶扔進幾塊小石頭,也毫無動靜。他這才一手端燈,一手拿棍,小心翼翼地走了進去。窯門開處,酒香樸面而來,看那酒缸時,清亮見底,那有什么長蟲,一顆提到嗓子限兒的心,這才放了下來。過了一會兒,吳岳出來說“算你有運氣,酒好著哩?!被屎笠宦?,喜出望外,就央求吳岳取酒讓她洗瘡。吳岳明知此酒不能再賣了,就把她領(lǐng)進窯里說:“小店酒多的是,你就隨便用吧。”說完順手關(guān)上門,走了出去。
            皇后多日來很少飲酒,今日聞到酒香,不免酒癮發(fā)作,盡管這酒比起皇宮的酒來有天地之別,她也顧不了這許多,拿起木勺舀了滿滿一勺一飲而盡。飲了酒,她才舀了半盆黃酒,脫掉上衣洗起奶瘡來。誰知剛一動手就覺得鉆心似的疼痛,她不由得“哎喲”大叫一聲。吳岳在外邊聽見喊聲,以為是長蟲出現(xiàn),提根棍子慌忙沖了進去,急問是怎么回事?當他看清沒有長蟲,而只有皇后那裸露的上身時,驚得趕緊退出窯門?;屎筮B忙披好衣服,央求道:“敢勞大哥幫幫忙,我疼得實在不敢動手?!眳窃栏械绞譃殡y,就說:“自古男女有別,我怎好給你去洗?”皇后忙說:“事到如今,還管什么男女有別,只要能治好我的奶瘡,便是救我一條性命,那管這些清規(guī)戒律?”吳岳見他說得懇切,便點頭應(yīng)允。
            這吳岳不但是個釀酒好手,還略通醫(yī)術(shù)。他用手輕輕將皇后乳房內(nèi)的膿血慢慢擠出來,然后蘸上干凈的黃酒灌洗。洗畢剛要安排皇后歇息,同村李二突然闖進門來,嚷著要喝酒。這李二是村里有名的二桿子、快三十歲了,還沒娶下媳婦。他看見皇后,眼珠子不停地打轉(zhuǎn)轉(zhuǎn)。吳岳忙把他領(lǐng)進廚房,打上酒來。李二邊喝邊戲謔道:“吳哥,嫂子才走了幾天,你從那里弄來這么漂亮個野婆娘?”吳岳氣得臉色鐵青,壓低聲音道:“不許胡說!”接著他將前情略講一遍。李二依然陰陽怪氣地嘻笑。吳岳上前一把抓起他的脖頸道:再胡說,我就捶死你!”說著掄起鐵一般的拳頭就要打。李二見吳岳認真起來,嚇得慌忙告饒,吳岳這才放開了他。李二走后,吳岳安排皇后住下, 自己到另一個窯里去睡。長孫皇后身體十分疲倦,躺下不久就睡著了。半夜醒來,覺得奶頭疼痛慢了,便知是酒力發(fā)揮了作用。她接連又在吳岳店里洗浴兩天,乳房上便坐上了一層痂,也不甚疼了, 自覺瘡勢好轉(zhuǎn),千恩方謝辭別了吳岳就要動身起程。吳岳裝了滿滿兩萌蘆黃酒,送她上路。
            皇后離京不到半年,西宮娘娘玩弄權(quán)術(shù),亂施淫威,內(nèi)宮亂作一團。唐太宗為此很憂慮,十分懷念他的賢內(nèi)助長孫皇后。正欲派人打聽皇后下落,卻接到隴州奏章,得知皇后已回到鄉(xiāng)里,病也治好了。太宗喜出望外,親寫御書一封,派人將皇后接了回來。
            皇后回京后,念念不忘吳岳救命之恩,就稟明太宗皇帝,派人前去接吳岳進京封官領(lǐng)賞。朝廷大臣來到賈村塬后,不知詳細地址,就在街上四處打聽,偏巧問到李二。李二問清情由,指了方向, 自己先奔回村里報信。他突然生出了個念頭,想嚇唬吳岳一下。就故意慌慌張張跑到酒店,氣喘吁吁地說:“這下可不得了啦!那次在你店中洗奶瘡的婦人原是當今長孫皇后,這事讓皇上得知后,派人捉你來了!朝廷兵將已到了賈村街,我親眼看見的!”吳岳瞪大眼睛疑惑地說; “這話當真?”李二一本正經(jīng)地說, “這回不哄你。錘子砸在磨扇上——石打石!”吳岳坦然地說:“你要哄我咧,為人不作虧心事,半夜敲門心不驚!我有怕的啥呢?”李二冷笑了一聲,說:“怕啥?你留人家住了兩天三夜,恐怕你跳到黃河里也洗不清咧!”吳岳見李二說得一本正經(jīng),不象哄騙人的樣子,心里暗想,是啊!從古到今,那個皇帝不錯殺幾個人?與其讓人殺了,倒不如自己死了落個囫圇尸首?!彼麤]有再多想,拿根麻繩,徑直下了七盤坡。
            傍晚時分,朝廷大臣來到村上,說是要請吳岳進京封官領(lǐng)賞,急得妻子兒女跑前跑后找不見人。第二天尋到岍山腳下時,吳岳已吊死在一棵彎腰柏樹上了。朝廷大臣只好搬上吳岳家老小進京復(fù)命。
            唐太宗孫長皇后聽說吳岳自縊身死,十分悲痛?;噬蟼飨掠迹悍鈪窃罏槌傻峦?,把岍山改為吳山,并增設(shè)吳山縣,派尉遲公敬德在吳岳自縊的地方監(jiān)修廟宇,塑造金身。那時全國名山分為,五岳,四鎮(zhèn),吳山被封為西鎮(zhèn)。
            從此,這里香煙不斷。據(jù)說唐太宗和長孫后皇后還親自廟上祭奠過呢。
            清空輸入框

            在線工具導(dǎo)航